Site Overlay

苹果可能先推出 1500 美元的「低价」混合实境头戴装置 对比 Meta Quest Pro、HTC VIVE XR Elite

苹果低价款混合实镜头戴装置售价预期会在1500美元上下,采较低解析度萤幕设计,相机数量也会相对较少,而处理器运算效能也会相对较低,同时苹果也可能在此款混合实镜头戴装置采用手动调整视角范围设计,而非自动调整。

彭博新闻与The Information网站取得消息指称,苹果目前可能着手打造一款造价更低的混合实境头戴装置,藉此与Meta的Quest Pro,或是HTC新推出的VIVE XR Elite竞争虚拟视觉应用市场。

相比先前传闻定价可能会在3000美元的扩增实境头戴装置,苹果这款锁定混合实镜头戴装置售价预期会在1500美元上下,但在硬体规格则显然会有差异。例如原先传闻的扩增实境头戴装置搭载4K解析度萤幕,而价格相对较低的混合实镜头戴装置则会采较低解析度萤幕设计。

另外,相机数量也会相对较少,而处理器运算效能也会相对较低,同时苹果也可能在此款混合实镜头戴装置采用手动调整视角范围设计,而非自动调整。

依照消息来源表示,苹果此款混合实镜头戴装置仍处於相当早期规划,因此可能不会太快进入市场,甚至苹果尚未打造相应原型设计。
在先前说法中,苹果有可能最快选在今年春季发表会公布虚拟视觉头戴装置,并且预计在今年度的WWDC 2024公布相关应用功能与开发工具资源,最快则会在今年计对外揭晓,但实际进入市场有可能必须等到2024年以後。…

苹果 2024 年将采购美国生产晶片 可能是台积电亚利桑那州产线制造

从时间点来看,当台积电位於亚利桑那州的产线於2024年正式投产,但届时台积电投入发展的3nm制程技术应该也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因此最新制程技术应用产品恐怕还是得在台湾境内生产,亚利桑那州境内产线或许会用於生产其他产品使用晶片。

彭博新闻记者Mark Gurman报导指称,苹果执行长Tim Cook在与德国当地负责工程与零售业务员工开会时表示,将会向位於美国亚利桑那州境内晶圆厂采购晶片,藉此降低从单一地区采购晶片可能面临特定因素而影响供货的风险。

另一方面,这样的作法也能加强苹果产品於美国境内生产,并且采用美国境内生产晶片的发展模式。

而苹果所指位於亚利桑那州境内晶圆厂,有很大可能就是台积电预计在2024年投入生产5nm制程产品的产线。另外,Tim Cook在会议上也表示考虑采用在欧洲境内生产晶片,同样可能是指台积电计画在德国建立产线,意味苹果与台积电合作关系可能不会因此减少,反而变得更加紧密。

在此之前,Intel执行长Pat Gelsinger也曾表示将晶片产能集中在单一地区,相对容易面临更大风险,尤其在台积电囊括全球多数晶片代工需求,而台湾位处邻近中国地区,可能会因为政治等因素影响晶片产品供货情况,因此呼吁业者应考虑分散风险作法。

不过,从时间点来看,当台积电位於亚利桑那州的产线於2024年正式投产,但届时台积电投入发展的3nm制程技术应该也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因此最新制程技术应用产品恐怕还是得在台湾境内生产,亚利桑那州境内产线或许会用於生产其他产品使用晶片。…

苹果推出搭载 Apple M2 新 iPad Pro 与采用 USB Type-C 且取消正面 Touch ID 的新 iPad ( Gen 10 ),同时 Apple Pencil 也悄悄涨价

苹果在台湾时间 2022 年 10 月 18 日深夜更新两款 iPad 系列产品,包括搭载 Apple M2 、具备 16GB 统一记忆体与 Thunderbolt 的新款 iPad Pro ,以及换上 USB Type-C 与支援 Wi-Fi 6 与 5G 的新 iPad ( Gen 8 )。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是反映美金持续强势走高,部分苹果商品在台售价也进行微调,笔者留意到目前在苹果官方商城的 Apple Pencil (第一代)与 Apple Pencil (第二代)也悄悄提高 200 元,新售价分别为 …

iPhone 14 将支援卫星连网功能?苹果目标还是为了扩展其软体与服务应用规模

就苹果立场来看,卫星通讯显然是未来主要发展项目之一,尤其在5G网路技术日後发展,甚至在未来6G网路规范拟定项目中,其实都已经将卫星网路纳入应用范围,意味未来卫星网路通讯将不再局限於紧急需求,或是特定应用场景,将会成为未来主要网路通讯方式之一,并且让更多人可以随时维持连线上网。

在接下来的「Far Out」秋季发表会上,苹果预期将宣布於iPhone 14系列机种加入卫星连网通讯功能,让使用者能在一般基地台无法顺利提供讯号地点,继续透过卫星网路连接上网、通讯,而包含Qualcomm、联发科等晶片业者也宣布使旗下处理器产品能对应卫星连网通讯需求,加上包含SpaceX旗下Starlink、亚马逊旗下Kuiper等均积极部署低轨道卫星网路,为的是什麽?

卫星网路通讯并非新玩意

其实透过卫星通讯连接上网,并非什麽创新服务,市场很早就已经有透过卫星通讯进行通话、上网的服务出现,只是多半应用在紧急呼救、特定地点上网需求,例如登山救援,或是极地探索等情况,通常会携带一组卫星电话,以利在紧急情况下呼救,而在飞机、邮轮上提供的上网服务,其实就是透过卫星传输,只是价格相对昂贵,同时传输速度也慢,多半用於长途航班上让商务旅客临时联系需求。

相比传统基地台运作模式,由於透过低轨道卫星直接向地球表面发送网路讯号,将能解决传统基地台因地理因素影响建置部署范围,导致部分地区无法顺利连接上网的问题。

不过,由於过去发射卫星所需成本也相当惊人,加上卫星数量少,因此平均每人可分配频宽相对也会更少,导致目前常见卫星连网服务不仅价格昂贵,整体传输速度更是偏慢自然也无法吸引众人使用。而由於私人火箭技术持续发展,同时将卫星送上低轨道的成本也比过往「降低」,使得Starlink、Kuiper等业者开始构思新一代卫星连网服务,希望能让此类连网服务成为下一个普及使用模式,进而推动更庞大的网路发展机会。

类似构想,其实过去还包含大型无人飞机、高空无人气球,同样以长时间高空滞留,并且向下发送连网讯号的运作模式,但透过高度拉至低轨道的卫星发送连网讯号,仅需一颗在低轨道与地球一同自转的讯卫星,即可向地面发送可覆盖地表约42.4%面积的讯号范围,大约透过三颗卫星即可对应全球覆盖面积,若要增加上网频宽吞吐量,仅需增加卫星数量,或是提升单一卫星资料传输频宽规格,因此整体效益会比大型无人飞机、高空无人气球还高。

但即便目前发送成本已经比过往还低,但依然是不小金额,加上部分业者必须与其他火箭发射业者合作才能将卫星送上低轨道位置,因此还是有一定难度,导致目前仅少数几家业者参与发展竞争。

苹果为什麽要投入卫星通讯应用?

就苹果立场来看,卫星通讯显然是未来主要发展项目之一,尤其在5G网路技术日後发展,甚至在未来6G网路规范拟定项目中,其实都已经将卫星网路纳入应用范围,意味未来卫星网路通讯将不再局限於紧急需求,或是特定应用场景,将会成为未来主要网路通讯方式之一,并且让更多人可以随时维持连线上网。

因此对苹果而言,投入卫星通讯连网应用,不仅能衔接接下来的5G网路,乃至於6G网路发展,同时也有利於推动苹果自身网路服务,甚至可以整合苹果过去以来一直推动的紧急呼动应用功能,进而强化iPhone使用黏着。

以苹果目前发展规划,透过硬体产生获利已经不是首要目标,而是如何透过硬体装置带动更庞大的软体服务获利,因此强化iPhone等硬体连网功能,将能更有效带动苹果软体与服务获利,另外也能持续带动App Store市场生态规模成长。

市场还有谁加入竞争?

先前Qualcomm已经与Ericsson、法国航太公司Thales合作,藉由卫星以非地面网路形式,提供更完整的全球性5G网路服务,进而让更多难以建置网路服务地区也能有便利的连网资源。而在不久前於IFA 2022主题演讲中,Qualcomm执行长Cristiano Amon更透露将在Snapdragon处理器增加卫星通讯连接功能,预期今年11月举办的Snapdragon Tech Summit技术大会,将会有更进一步消息公布。

而联发科日前也宣布完成全球首次5G NTN卫星手机实验室连线测试,标榜将让智慧型手机可直接透过卫星讯号上网,让未来的5G智慧型手机也能当作卫星手机使用,并且透过卫星讯号实现网路不中断的连接使用体验。

至於华为方面也透露即将揭晓的Mate 50系列,同样也会加入卫星连网功能,但目前暂时还无法确定是透过何种方式。

目前面临挑战是什麽?

从目前Starlink已经推行的卫星连网服务来看,实际连接上传与下载速度,几乎已经可以有4G LTE以上的网路传输效率表现,但问题依然在於每月服务使用费用依然偏高,同时在卫星数量规模仍有限,以及初期上网频宽依然容易受到同时使用人数过多时,就会出现难以连接的情况,因此短期还是以商业应用为主,多数消费者应该还是会习惯透过传统基地台上网。

苹果在新款iPhone 14系列加入卫星连网功能,其实并非用於取代现有行动网路上网使用模式,而是透过卫星通讯方式衔接行动网路无法覆盖范围,定位上比较像是作为辅助使用,让使用者在无法连接上网地区,依然可以透过卫星讯号上网。

不过,考量目前使用模式,此项服务是否能普及,除了端看苹果如何与卫星网路服务业者沟通,同时也要看电信业者与卫星网路服务业者之间如何谈定彼此之间费用拆分方式,让使用者能透过现有行动网路资费衔接使用卫星网路连接服务,例如近期T-Mobile便与Starlink合作,让T-Mobile服务资费方案用户可以直接使用Starlink服务上网。…

前苹果工程师 认罪窃取自动驾驶电路板文件前往中国

这个新闻带出了两个讯息,一个是苹果真的戮力发展自驾车、只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发表;另一则是中美企业机密间谍来往在台面下应该是相当暗潮汹涌的。

苹果公司前工程师张小浪(Xiaolang Zhang,音译)今天就窃取商业机密认罪,他是被控从苹果公司开发中的自动驾驶汽车计画窃密并企图前往中国的两名被告之一。

美国联邦检察官先前指称,张小浪在透露有意替一家中国自动驾驶汽车新创企业工作,并於最後一刻订妥飞往中国的班机後,下载了苹果公司(Apple Inc)的自动驾驶电路板计画。

张小浪自2015年起任职於苹果公司,2018年7月在加州圣荷西(San Jose)机场通过安检後被捕。

路透社报导,他起初不认罪,但根据今天公布的法院文件,他已与检方达成协议,改为认罪。这项认罪协议已封存,预计11月宣判。

美国媒体CNBC提到,张小浪面临最重10年有期徒刑和25万美元罚款。

张小浪的律师证实有这项协议,但不愿多加说明。苹果公司和美国司法部都尚未回覆路透社提问。

另一名被控於2019年初窃取电动车相关商业机密的苹果公司前工程师陈纪中(Jizhong Chen,音译)则没有认罪,他预定於29日出席听审。

CNBC提到,陈纪中是美国公民,案发时也打算前往中国。…

回应当地新税制 苹果 9 月中开始对芝加哥 Apple TV+ 用户额外收取「Netflix税」

苹果自今年9月15日开始向芝加哥市内的Apple TV+等服务使用者收取9%税金。而作为和解条件,苹果将可不用补缴过往积欠的税金,但也代表接下来位於芝加哥市的Apple TV+等服务将以更高价格收费。

彭博新闻报导指称,苹果目前与芝加哥市达成和解,将从9月中旬开始向位於芝加哥市内的Apple TV+等串流影音服务用户额外收取9%税金。

此笔税金源自芝加哥市从2015年推行的娱乐税新制,针对串流影音服务额外徵收9%税金,当时包含Netflix、Spotify等业者均受到影响,其中也包含苹果,并且被戏称为「Netflix税」。

而苹果在2018年以此政策违反美国联邦网路税收自由法案,以及美国宪法中关於商业及正当程序相关法条为由,向芝加哥市发起诉讼,并且持续在法院争论长达2年多时间。

虽然苹果在後续提出上诉,但法院仍认定苹果上诉理由不够充足,因此裁决芝加哥市胜诉。

最终,苹果选择与芝加哥市进行和解,并且同意自今年9月15日开始向芝加哥市内的Apple TV+等服务使用者收取9%税金。而作为和解条件,苹果将可不用补缴过往积欠的税金,但也代表接下来位於芝加哥市的Apple TV+等服务将以更高价格收费。…

传苹果自研 5G 基频晶片可能受专利问题而未能如期於 2023 年问世

先前曾有分析师指称苹果在收购 Intel 基频部门後自研 5G 基频晶片顺利并有望提前在2023 导入产品,不过近日分析师郭明錤又再度指称苹果可能受到技术问题无法提前导入自研 5G 晶片,但另一家媒体 FOSS Patent 则提出另一个论点:苹果恐怕不是面临技术问题,而是卡在 5G 相关专利,同时与先前苹果与高通的专利纠纷有关。

根据 FOSS Patent 的说法,苹果若提前导入自研 5G 晶片,有很高机率会受到高通以两项专利控告,其中一项是使用讯息进行电话拒接,另一项是应用程式切换介面相关的专利,第一项专利将在 2029 年到期,後者则在 2030 前到期。

▲许多後进者进入成熟技术的门槛不见得是技术,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专利

这两项专利正是前阵子苹果对高通提出专利申诉最後被法院驳回的项目,苹果若要提前使用自研 5G 晶片,碍於双方合约不得不获得高通的专利许可,但恐怕双方先前撕破脸之後高通不会轻易点头,苹果可能的解套方法则须至少待到 2025 年(或是延长合约至 2027 年)与高通签署的 5G 晶片供应合约到期後再提上诉,或是双方合约期满後试图向高通申请专利许可。

苹果原本内部规划能在 2023 年底大量降低对高通 5G 晶片的依赖度,希望 8 成的 …

苹果开发者利用新款 MacBook Pro 浏海快速启用 AirDrop 分享档案

使用者只需拖曳要分享的档案、照片等文件内容,浏海区块就会自动发出黄色闪烁光,而将文件拖曳到浏海区块时,灯光就会变成绿色时,代表成功触发AirDrop功能,此时将拖曳功能放开,系统就会自动呼叫AirDrop功能介面,让使用者选择预计分享对象。

去年更新的14寸与16寸MacBook Pro,以及今年在WWDC 2022期间公布的新款MacBook Air,虽然因为采用窄边框萤幕而出现的浏海造形设计,导致引发不少争议,但也有不少开发者利用此设计,例如开发者Ian Keen便透过浏海区块作为触发AirDrop无线传档功能,让使用者能以更直觉方式分享档案内容。

依照Ian Keen在个人Twitter分享影片,使用者只需拖曳要分享的档案、照片等文件内容,浏海区块就会自动发出黄色闪烁光,而将文件拖曳到浏海区块时,灯光就会变成绿色时,代表成功触发AirDrop功能,此时将拖曳功能放开,系统就会自动呼叫AirDrop功能介面,让使用者选择预计分享对象。

在此之前,使用者如果要在Mac装置内透过AirDrop分享档案文件,必须先选定文件内容,并且按下滑鼠右键,接着选择AirDrop选项,再进一步从AirDrop介面选择预计分享对象,而Ian Keen的设计则是让实际触发启用AirDrop功能变得更直觉、简单。

除了可用於新款MacBook Pro或MacBook Air,Ian Keen表示此项设计也能用於一般不具备浏海造型萤幕的Mac机种,使用方式一样仅需将预计分享档案文件拖曳至萤幕上方发光处,即可触发AirDrop功能,并且进行後续分享操作。

Ian Keen此项设计预计会在近期内透过TestFlight平台进行测试,但不确定日後是否会开放所有地区下载使用。…

苹果鼓励运动响应世界地球日, 4 月 22 日当日使用 Apple Watch 纪录 30 分钟运动可获挑战奖章与 iMessage 贴图

4 月 22 日是世界地球日,许多厂商除了陆续自发性揭露环境永续计画内容外,也会透过自发性方式或号召品牌产品使用者一同响应世界地球日,苹果今日宣布 Appple Watch 用户可藉由运动庆祝世界地球日到来,只要完成指定项目即可获得奖章与 iMessenger 贴图。

▲完成挑战可获得可爱的 iMessenger 贴图

Apple Watch 用户只要在 4 月 22 日世界地球日当日开启「体能训练」 app ,并完成 30 分钟运动纪录後即符合条件,届时可获得「世界地球日挑战奖章」与四款 iMessenger 的贴图。…